雅昌艺术网 |艺术家网首页 | 论坛 | 博客 | 艺搜
 
 李元奇
 http://liyuanqi.artron.net/
 
  搜索:
 
历史回顾:1989年,李元奇《组照》捧回大连首个“金像奖”
 
作者:张明春  发布时间: 2015-01-15 10:15:12
 
 

  1989年10月1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的喜庆气氛里,首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在北京隆重开幕。****、****、李鹏、彭真、张爱萍等国家领导人为之题词、发贺信;“金像奖”、“开拓杯奖”、“金烛奖”的20名获得者在京受奖;从事摄影工作的摄影家代表在开幕式上接受荣誉证书……这其中,有一位大连青年摄影家——时年34岁的李元奇。在“金像奖”的获奖名单中,李元奇十者有其一——他的作品《组照》获得了首届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这是东三省首个摄影金像奖。



金像奖作品《母爱》


 



金像奖作品《人逢喜事精神爽》


 




李元奇工作照和其获得的金像奖奖杯


  近日的一个午后,与老伴游泳归来的李元奇,翻检着那些发黄的报刊资料,向记者回忆起当年的创作时光。那组共10张人像摄影,记录着作者的创作足迹,更是那个时代的切片性记录。


  参赛需要有资格,他积分高出标准两倍多


  中国摄影“金像奖”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摄影艺术最高奖项,与电影金鸡奖、电视金鹰奖、戏剧梅花奖等奖项并列,是中国文学艺术界12个艺术门类最高奖项之一。


  1989年,中国摄影家协会开始举办“金像奖”评选,评奖草案、章程一期期地登在协会主办的《摄影报》(现更名为《中国摄影报》)上。有意思的是,当年要参加这个评选需要一定的资格,获取这个资格有三条途径:一是出版过个人作品专辑(当年出专辑可不像如今这么简单),二是举办过省级以上个展,三是1986年至1988年之间的积分,比如在全国比赛中获铜奖计8分,银奖计10分,金奖计12分,入围计3分,积满20分才有资格参赛。到最后,全国有资格参赛的,一共才84人。李元奇当时的积分是70多分,因为此前参加过的展览、获过的奖项太多了,其中包括第十四届全国摄影展入选5幅、铜奖一个,第十五届全国摄影展入选5幅,1987年《中国摄影》年赛一次性获两个铜奖、一个银奖。


  艺术创作要上去,艺术家要下去


  但参展博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说你今天接到比赛通知,明天拿相机出去拍一组照片寄过去就能成的。它需要艺术家长期的积累甚至痛苦的煎熬。


  生于1955年的李元奇,曾有两次下乡的经历,一次是跟母亲作为“五七战士”,一次是自己作为知青。但搞美术的父亲说,男孩子总要有一技之长,他就在工人文化宫学了摄影,打下了冲洗、放大等暗房技术基础,那是1974年的事。后来,他在轻工业局下属的轻工研究所当了专职摄影师。拿起相机记录社会、关切社会,是当时许多有志青年的梦想,李元奇也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


  “条件是不大有的,有也是自己去找,去创造的。”李元奇感慨说。在艺术创作上物质条件优裕的人,往往没能创作出经典的作品。获奖的《组照》,就是他1985年~1988年在新疆、青海、山东、四川、吉林、北京等地创作的结晶。


  《组照》中有一张《母爱》,触目惊心。高原的草地上,一位双手皮肤粗糙的母亲匍匐在地,用自己的身体尽最大努力地呵护、亲近着熟睡中的女儿,那女儿美丽得宛如天使。


  “文章本天成”,这幅作品既是捡来的,也是作者长时间艰苦创作的必然结果。1986年夏天,李元奇从新疆喀什搭乘公共汽车到中巴交界的红其拉甫口岸。山路弯险,车子一开几天,往往几百公里不见人。在帕米尔高原上,快到红其拉甫的一处地方,车子坏了,即使打了求救电话,救援车也不会在当天到。李元奇只好背起行囊,徒步前行。离红其拉甫还有20公里了,天刚亮,离村庄不远的地方出现了几头牛和人影。那并不属于大规模的游牧,只是村妇偶尔的散放——离吃草的牛儿不远,是这位呵护着孩子的母亲。李元奇架起了相机,拍了好几张。从头到尾,那位母亲都是木讷的,甚至没有觉察出李元奇在干什么。


  李元奇后来想,如果那辆车没有坏,他就不可能拍到这张《母爱》了。


  多关注弱者,黑白中蕴含着悲剧色彩


  看李元奇的摄影作品,镜头之内多半是社会上的弱者,神情苍凉如罗中立的《父亲》样的老人,目光明亮如炬却透着仓皇的孩子……李元奇说他从小的家境并不能算是悲苦,这种目光向下的创作态度,多半与他两次下乡的经历有关,那段青春记忆打下了他一生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和关切。还有,就是一个艺术家流淌在血液里的悲悯情怀。


  作品多用黑白而不用彩色,也是出于这种情怀吗?“用什么色调当然跟拍摄的内容有关,你知道,我拍摄的作品,多半是有些悲剧色彩的。”李元奇说。


  拍风景意义毕竟有限,拍人物才能记录时代


  但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来自这种田野考察式的抓拍,像《组照》中的《温故而知新》就有点主题先行。照片前面,是一位学者气质的老人在拄杖沉思,背景则是暮色中的圆明园遗迹。李元奇告诉记者,这幅作品是将两张底片合成、用暗房技术制作出来的。而那位老人,是大连日报社当时的理论部的汤家康老师。


  《温故而知新》这幅作品最初发表在1986年第十一期《大众摄影》的封面上,之后《摄影报》为之刊登了一个版的评论文章,作者均为当时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的学员。


  李元奇并不仅仅拍人物,他也拍风景,但他最得意的拿去参赛的作品,多半是人物。“最初几年,我也拍了好多城市建设等风景照片,但我觉得,对于记录时代来说,人像摄影的作用更大一些。以我对影像作品的认识,好的摄影作品应该有三个价值:学术价值,文献价值,艺术价值。风光片可能在艺术价值上作用大一些,但文献价值就小了很多。”李元奇说。


  年近六十的李元奇,目前每年仍旧拿出大块时间去集中创作,乐此不疲,其间的创作欲望或曰激情,怕还是这种文献意识在支撑吧。


  ■人物小传


  李元奇,男,1955年9月15日生,中共党员,摄影艺术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大连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辽宁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原大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在国内外专业摄影艺术展赛中入选和发表的作品千余幅。作品多次在《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香港《摄影画报》、《摄影世界》、《大众摄影》等刊物发表。1990年创作的10幅作品随其他中国摄影家作品赴9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同年入录《中国人物年鉴》。他先后出版了《李元奇摄影作品集》、《大连不是梦》、《托起希望》、《大连梦中来》、《大连旧影》等摄影作品集。曾获全国十大青年摄影家称号,并获首届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金像奖”。1992年大连市人民政府授予其文学艺术终身奖——“金苹果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新闻来源:大连晚报)